(冬令时)上午07:30—11:30,下午13:30—17:00
(夏令时)上午07:30—11:30,下午14:00—17:30
首页
医院概况
丹阳市人民医院——团结 严谨 廉洁 求实 奉献
医院简介
历史沿革
核心文化
组织机构
医院环境
医院荣誉
医疗设备
通知公告
医院动态
媒体聚焦
党务公开
党委组织架构
基层党建
党风行风廉政建设
老年友善文化专栏
院务公开
制度建设
“三重一大”公示
专科建设
产科
儿科
骨质疏松诊治中心
胃肠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外科
神经外科
呼吸与危重症科
疼痛科
烧伤整形外科
甲状腺乳腺外科
感染科
康复医学科
肿瘤科
放疗科
功能检查科
针灸科
健康管理中心
介入科
风湿免疫科
血液科
急诊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眼科
口腔科
耳鼻喉科
老年医学科
医学影像科
病理科
ICU
消化内科
输血科
血管外科
省级重点专科
骨科
心血管内科
镇江市重点专科
神经内科
医学检验科
内分泌科
胸心外科
普外科
超声医学科
麻醉科
药学部
妇科
肾内科
泌尿外科
科研教学
教研管理
教研成果
护理园地
护理教研
继续教育
进修管理
就医指南
医院基本信息
专科联系电话
医院楼层分布
门诊就医指南
住院办理指南
病案复印指南
医疗纠纷处理指南
医保居保政策
医疗法律法规
财务公开
预决算信息公开
价格公示
招标信息
健康科普
人才招聘
招聘公告
相关政策
健康体检
患者心声
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洪涝灾害防病知识
时间:2016-07-05 点击数:
次 字体:
洪涝灾害期间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和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容易导致传染病游行。现相关防病常识介绍如下:
一、饮用水卫生
1、保护水源,使用消毒处理过的水,不喝生水。
2、不用不卫生的水漱口、洗瓜果、蔬菜和餐具。
3、澄清的饮用水,可直接采用煮沸消毒;浑浊的水,经过滤、沉淀后,再用煮沸或漂白粉或其它饮水消毒剂消毒。
4、被洪水淹没过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消毒。方法是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清洗井壁、井底,再掏尽后,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消毒。井水消毒,即污染水井按每1000升水加漂白粉(有效氯>25%)150-200mg的剂量,将漂白盛入有小孔的塑料袋或其他有孔容器沉入井底,作用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弃之,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的消毒方法消毒(每100斤水加入灭菌片2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二、食品卫生
1、洪灾期间禁止举办群体性聚餐。
2、食品要新鲜,煮熟煮透后及时食用;灾区提倡用炖/煮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加工食物,没有变质的剩饭、剩菜要煮沸30分钟后再食用。
3、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粮食和腐败变质、生虫、过期、霉变食物。
4、不吃淹死、病死的家畜家禽和水产品。
5、不吃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防止误食化学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6、不采集、不食用辨认不清的野菇等野生植物。
7、禁止经营、食用被洪水淹过的食品饮料。
8、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三、环境卫生
1、洪水过后,洪水淹后的街道、住房、院坝,水退后必须及时清除淤泥、垃圾、积水,搞好环境卫生,清淤后,彻底消毒。对清除的垃圾、淤泥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防止蚊蝇孳生。动物尸体要消毒后深埋。
2、对水淹住房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洁家具,清理室内物品,修缮禽舍、棚圈,全面清扫室内和院落。
3、对水淹后的日常物品、用品清洗后晒干,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入住。
4、做好个人卫生,防中暑、防受凉、防蚊虫叮咬,不随地大小便和乱扔垃圾。
5、清理淤泥时,要穿雨鞋,不要穿拖鞋,更不得光着脚;可能接触淤泥的人员,及时注射钩端螺旋体疫苗。
6、尽量避免与疫水接触,不在疫水中游泳、洗衣服。
7、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等除“四害”工作,防止虫媒传染病。
8、发现传染病,及时向当地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洪灾易发生的常见疾病及主要预防措施
(一)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各种食物等。
1、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等饮水消毒剂消毒生活用水。
2、注意个人卫生 。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洪水之后不要去游泳,减少感染机会。
3、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4、水灾之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
5、消灭苍蝇。水灾期间建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灾后应创造条件修建防蝇厕所。
(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1、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的机会,不在可疑的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
2、管好猪、狗等动物,猪要圈养,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
3、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尤其是洪灾期间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洪灾后立即加强灭鼠、杀虫。
4、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小便,下水作业时要尽量穿长统胶鞋等,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
5、病人粪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6、加强个人防护,在疫区作业时,应穿戴防护衣裤,防止皮肤破损。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7、有条件的可接种疫苗,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
(三)虫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1、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3.夜间睡眠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
4.及时进行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四)常见皮肤病,如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等。
(五)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农药中毒等。
五、环境消毒方法
1、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每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按20%计)喷洒消毒30分钟。
2、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3、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
2
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4、垃圾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相关热词搜索:
洪涝灾害
知识
上一篇:
预防脑血管病,从健康生活开始
下一篇:
科普| 造血干细胞
执业机构许可证登记号:42924788-252010211A1001 苏卫网审【2009】0001号
健康热线:0511-87120120
胸痛中心:0511-86553062
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0511-86553501
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0511-86553301
投诉举报电话:(院内) 0511-87120120 (院外) 12315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即刻关注
官方视频号
扫描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