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时)上午07:30—11:30,下午13:30—17:00
(夏令时)上午07:30—11:30,下午14:00—17:3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医疗技术】“直肠癌+肝转移”没救了吗?
时间:2023-11-30    点击数: 次    字体: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容易转移的远端部位,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会发生肝脏转移,而有条件接受手术的人不到20%。

近日“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江爷爷(化名)在我院普外科专家团队的“个性化”精心救治下重获新生。

大便不规律,竟是直肠癌!
半年前,江爷爷发现大便时偶尔带血,且无规律,有时数日解大便一次,有时一日解大便数次,并伴有不成形、变细、黑便等症状。起初他认为是痔疮,因此并没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一直无法缓解。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前往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多发息肉,
其中一枚直肠息肉已经发生癌变,诊断为“直肠癌”。
怀着忐忑的心情,江爷爷和家属向我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毛晓俊寻求帮助,毛主任为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通过CT和MRI发现,肝脏多发小类圆形异常信号,也就是肝脏上也有肿瘤。结合所有的检查结果,毛主任认为这并不是肝脏原发,而很有可能是从直肠癌转移过来的。
听到这个晴天霹雳,江爷爷和家人几近崩溃,不仅有肿瘤,还转移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多学科会诊,个性化救治
胃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毛晓俊:肝脏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致死性原因之一,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生同步肝转移,而另有15%~2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病情进展过程中会发生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病灶是直肠癌,如能同时切除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病灶,生存率将大大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腹腔镜为主的微创手术成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的首选,它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还能减少手术创伤,尽可能地避免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预后效果。面对棘手的病情,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影像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MDT),经过综合评估,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专家们一致认为:“根据患者的目前状况,结合影像检查,两个部位的肿瘤可以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和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切除术的方法来完成,术后再进行辅助化疗,能够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听完专家们的方案,江爷爷和家人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双管齐下,强强联合,精准切除肿瘤
然而,两个部位的手术切除,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一个个难题摆在普外科团队面前:
1.肠切除
患者直肠肿瘤距肛门10cm,虽然可以进行保肛手术,但是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创伤较大,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大,极其考验医生的技术水平。
2.肝切除
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虽然安全系数高,但也存在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与脏器的风险,需要术前诊断精确,术中精准定位后再穿刺操作,要求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十分娴熟。术前,护士积极指导江爷爷每日爬楼梯,锻炼肺功能,同时加强营养摄入,提高蛋白储备,为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

 
 
历时5小时,普外科手术团队顺利地为江爷爷做了全身麻醉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下超声引导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切除术。

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眭昕:射频消融术是将治疗针导入局部组织,让射频仪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使组织细胞产生1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进而破坏肿瘤细胞活性,使其发生凝固性坏死。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技术图像清晰、定位准确,大的肿瘤我们手术切除,小的肿瘤就选择精准消融。  术后第一天下午,在责任护士及护工的协助下,江爷爷可以下床活动,10天后全部管道均已拔除。待病情平稳后,他平安出院,随后将进行后续的治疗。

胃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毛晓俊:目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手术,越早发现的,及时通过手术治疗,预后就越好。随着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在普外科、肿瘤科、放疗科、超声科、影像科等科室协作下,即使是转移患者,也还是有手术的机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磅消息】终于等到“你”!我院皮肤科成功引进美国科医人M22-AOPT超光子设备
下一篇:【继续教育】我院成功举办心血管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