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医疗技术】19 岁少女两次与乳癌 “交锋”,医生这样做让她重拾自信!
时间:2025-08-15    点击数: 次    字体: 

        “镜子里的轮廓和以前差不多,我也可以和正常的女孩一样了!”19岁的小月(化名)抚摸着右侧乳房,眼里的阴霾终于散去。这个小姑娘半年内两次与恶性肿瘤短兵相接,幸运的是,在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潘红英主任团队和邵志敏工作站专家的精心治疗下,既保住了健康,又留住了青春的轮廓。
        今年1月,小月洗澡时偶然摸到右乳有个小硬块,起初没太在意。可短短一个月里,肿块像吹气球般疯长,差不多有拳头般大小。惊慌失措的她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我院,检查结果让所有人揪心——右乳巨大恶性肿瘤。
        “这么年轻的患者,肿瘤长得这么快,实属罕见。甲状腺/乳腺外科潘红英主任团队迅速为小月量身制定方案,完成乳腺磁共振增强等检查,全面评估后在全麻下进行了保乳根治手术,用自体组织瓣巧妙重建乳房外形。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分叶状肿瘤,并且这种少见的乳腺肿瘤有着“野火烧不尽” 的复发特性,于是潘主任反复叮嘱她一定要定期复查。
        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术后6月复查时,B超显示小月右乳再次出现黄豆大小肿块,就在她考虑要不要接受医生建议行肿块活检时,肿块在一周内猛增至鸡蛋大小,这么快的病情进展暗示着肿瘤卷土重来了。
        “我还没结婚,还没做母亲,难道就要失去乳房了吗?”小月的眼泪让人心疼。潘主任深知对于一个19岁的女孩来说,乳房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青春与自信的象征。潘红英主任团队的曹丹霞医生2021年曾在上海肿瘤医院邵志敏医疗组进修,对恶性分叶状肿瘤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小月病情危急的情况下,曹医生毅然担当起她的知心姐姐。
        这是一个关系小月命运的手术,潘主任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工作站的专家杨犇龙教授综合评估了她的病情,结合其强烈的保乳要求,决定在乳房恶性分叶状肿瘤根治的基础上行乳房二期重建,紧接着为她制定了保留乳头乳晕的右乳全腺体切除+扩张器置入术,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为后续乳房重建留足空间。
        一切准备就绪,这场为了健康与美丽的保卫战正式打响。术中,“拆弹”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完整切除右侧乳腺全腺体并切除了肿瘤表面皮肤,确保所有切缘干干净净,同时完好地保留乳头乳晕及其基底部血管网。紧接着,一个特殊的扩张器被精准置入,因小月对术后乳房外形的期望很高,所以手术团队为她匹配了目前最新最好的自然型扩张器,同时也是该款扩张器在江苏省内首次应用。这个小小的装置将为后续的假体置换打好“地基”,让乳房在治愈后能重新恢复自然形态。术中采用肿瘤整形的方法做了皮瓣修复,该术式的特点在于既能根治右乳肿瘤,又保留了右乳的外形,是小月的首选方案。
        术后第一天查房时,看着敷料下饱满的轮廓,小月露出了患病后的第一个笑容。她的皮瓣血供良好,扩张器位置稳定,只需等待病情稳定后,就能进行最终的乳房重塑。
        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潘红英:对于年轻的乳腺肿瘤患者,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单纯的“切得干净”,而是在根治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她们的乳房外形,让她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乳腺健康不容忽视,尤其是年轻群体更要提高警惕。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位患者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医护人员要做的,不仅是驱散病痛的阴霾,更要守护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医疗技术】心脏破裂,危在旦夕,胸心外科妙手“补心”创奇迹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