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医院走廊的灯光昏黄而静谧。我正穿梭在病房巡视,走到25床的房间,刚推门踏入病房,就听到婴儿哭闹不止,声音有些嘶哑,我赶紧快步走上前,接过宝妈手中的婴儿,连女士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跟我说 :“护士护士,你快帮我看看,孩子一直哭,怎么哄都不行,刚刚给他吃了,还是哭闹个不停,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旁边的爸爸也是一脸的无奈和疲惫,感觉有些手足无措。
小家伙哭得小脸通红,手脚不停地挥舞着。我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颊,他立刻转过头,张开小嘴寻找着什么,显然是没吃饱——这是典型的寻乳反射。
“宝宝是没有吃饱,你刚刚给宝宝喂了多少奶。”我轻声询问妈妈。
她有些不相信地说:“他第一次吃了30ml,没吃饱又给他加了15ml,可他还是一直哭……”
我继续询问:“宝宝已经出生三天了,有没有给宝宝吸一下母乳呀?”
妈妈有点为难地回答:“我乳头条件不是很好,现在还有点涨奶,宝宝不愿意吃,我试了好几次,他反而越哭越厉害。”说完她双眼含泪,低下了头。
我点点头,理解她的难处。很多新手妈妈在母乳喂养初期都会遇到乳头衔接困难,尤其是夜间,泌乳高峰期,乳房容易充盈,宝宝吸吮比较费力。
“别担心,我来帮你。”我给她摇好床头的高度,让她上床侧躺,调整好姿势,然后指导她如何让宝宝正确衔接母乳。我告诉她,要让宝宝的嘴巴张大,含住大部分乳晕,而不是只含住乳头,这样才能有效吸吮。
起初,宝宝还是有些急躁,小脑袋不停地晃动,每次一衔接上妈妈的乳头就滑脱。妈妈有些焦虑地说:“他每次都这样,一吃母乳就哭得撕心裂肺,总是不吃。”但我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引导她:“放松一点,别紧张,喂母乳要有耐心,宝宝能感受到你的情绪。对,就是这样,轻轻托住他的头,让他自己找到乳头的位置……”
“可是我现在有点涨奶,用手都挤不出来,宝宝能吸得到吗”
“这个问题你别担心,宝宝在吸吮的过程中,会刺激乳腺管收缩,帮助乳汁顺利排出,既能帮助疏通乳腺管,预防乳腺炎,还能吸出乳汁获取营养。”我一边跟宝妈讲解母乳喂养的知识,一边帮助宝宝顺利含接妈妈的乳头。
终于,在几次尝试后,宝宝成功含住了乳头,开始有节奏地吸吮。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轻声说:“原来是这样,我之前一直没弄对,加上涨奶不敢喂。”
我站在一旁,看着宝宝的小脸渐渐平静下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母乳喂养不仅是一种营养供给,更是一种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每一次成功的衔接,都是妈妈和宝宝共同成长的见证。
几分钟后,宝宝吃饱了,满足地打了个小嗝,然后沉沉地睡去。妈妈轻轻拍着他的背,眼里满是温柔和幸福。
“谢谢你,护士,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感激地看着我。
我笑了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母乳喂养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你和宝宝都会越来越熟练的。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叫我。”
巡视完病房后,回到护士站,我继续整理病历,心里却多了一份温暖。夜班虽然辛苦,但每一次帮助妈妈和宝宝解决问题的瞬间,都让我感到无比满足,有成就感。
作为一名产科护士,我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她们在育儿路上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这次成功的母乳喂养经历,不仅增强了这位妈妈母乳喂养的信心,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叙事护理的力量。倾听、共情、陪伴、支持,我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态度,帮助新手妈妈们克服困难,实现母乳喂养的愿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每一个故事,用爱去呵护每一个生命,就能为更多的母婴带来健康和幸福。
7病区:毛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