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胃肠外科成功为张阿姨切除了腹部巨大肿瘤,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复杂腹部外科手术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今后进行更多腹部高难度手术尤其是腹腔镜下的各类肿瘤切除术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初来门诊时,张阿姨看起来大腹便便,肚大如萝,身形如同孕妇,她自述1周以来总是会感觉到上腹部一阵一阵疼痛,尤其在进食后及平卧疼痛加重。原以为是“胖”惹的祸,可没想,肚子越来越痛,这才赶紧前往医院就诊。经查中上腹CT,提示:腹腔巨大占位,直径约为20cm,性质不明,考虑间质瘤可能性比较大。

(腹腔内的巨大肿瘤)
入住胃肠外科后,医生迅速为张阿姨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其腹腔内的肿瘤巨大,已压迫多个脏器且与周围脏器紧密相连,可操作空间小。此外,肿瘤周围可见多发的粗大的滋养血管,术中极易出血。肿瘤可能侵犯十二指肠、肠系膜血管、横结肠等重要脏器,解剖难度也非常高。总而言之,这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手术。
针对张阿姨的病情,胃肠外科专家团队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就手术策略、围手术期管理及康复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最终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
术中,胃肠外科张志宇主任团队凭借着娴熟的手术技巧,仔细地分离肿瘤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麻醉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生理稳定。术中证实肿瘤来源于胃壁,在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下,手术进行顺利,巨大肿瘤被切除后,快速冰冻病理结果显示为梭形细胞肿瘤,初步考虑胃间质瘤。肿瘤20cm×18cm×18cm,足足有8斤,体积已经接近标准篮球的大小。
术后,张阿姨恢复良好,一周后恢复正常饮食及排便,现已康复出院,接下来将根据常规病理结果、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结果确定后续治疗。
专家提醒
胃肠间质瘤(GIST)是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细胞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属于少见病。胃肠间质瘤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任何器官,但是以胃肠道最常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其他消化道肿瘤一样,早期常常无典型症状,往往在体检或者检查其他胃肠道疾病时偶然发现,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贫血、消瘦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有胃肠道间质瘤家族史或者长期存在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人群,更要重视定期进行胃肠镜等相关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