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7点51分,伴随着一阵响亮的啼哭声,新生命冲破黑暗,开启了与世界的奇妙相逢。这是一例在我院采取俯卧位分娩顺利出生的新生儿,当母婴平安的那一刻,产房内洋溢着无尽的喜悦与感动。
俯卧位分娩,这一创新分娩方式的实施,不仅为产妇带来了全新的分娩体验,更标志着我院在提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探索个性化分娩方案方面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早晨8:50,停经40+1周的小徐(化名)踏入产房,开启了她人生中最为特殊且难忘的旅程。12:40实施镇痛分娩,17:00宫口开全,准备分娩,然而此时助产士发现她的会阴水肿明显,并且宫缩时疼痛难忍,这一状况给顺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传统的分娩体位是屈膝半卧位,产妇平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分开,利用脚蹬或支架来支撑双腿。但小徐的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姿势,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盆腔血管,进一步加重会阴水肿,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娩出困难,增加会阴侧切,甚至是会阴严重撕裂的几率。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产妇与胎儿安全,减少分娩并发症,经验丰富的助产士陆慧当机立断,决定采用俯卧位分娩。
俯卧位分娩是一种相对新颖的分娩姿势。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协助下,采取俯卧姿势,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胎儿的下降,有效减轻会阴的压力,降低会阴裂伤的可能性。对于存在会阴水肿的产妇而言,俯卧位分娩无疑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但俯卧位分娩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因该姿势会遮挡部分视野,使得观察产程和进行助产操作的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更熟练的技能和更强的应变能力。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们紧密协作,协助小徐利用花生球采取俯卧位,全程给予她专业的指导与心理支持。
指针在钟盘上“嘀嗒”走动,门外是焦急的家人,门内是全力以赴的医护和产妇。终于经过50分钟的努力,小徐顺利诞下了一名3260g重的宝宝,母婴均安。响亮的啼哭声,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是对我院产科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据产房护士长王英华介绍,我院2024年也曾成功为一名骨盆出口前后径偏小、耻骨弓低的产妇进行了俯卧位分娩。一直以来,产科始终秉持着 “以母婴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致力于为每一位产妇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努力,能够为更多产妇量身定制安全、舒适的分娩方式,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新生命的喜悦。